- 侯增艳;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正加快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及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支撑智能制造持续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关键。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连接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重要桥梁,亟需与智能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本文系统分析了智能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结构与用工方式的新需求与服务短板,提出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机制路径,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25年04期 No.466 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汪雯;刘丹彤;王嘉薪;潘心成;
近年来,隔代照料、父职照料及机构照料等多元照料方式逐步兴起,但针对三种照料方式对女性就业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2018年、2020年与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隔代照料、父职照料以及机构照料对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拥有0-12岁儿童的女性,三种照料方式均从社会保障、就业稳定性等方面显著提高了女性的就业质量并通过了稳健性检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三种照料方式对女性就业质量依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照料方式通过减少女性照料时间从而提升女性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对女性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随女性年龄增大而减少,父职照料对女性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随女性年龄增大而增大,机构照料对城镇女性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女性。此外,与独生家庭相比,多孩家庭的祖辈照料与机构照料对女性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隔代照料和父职照料在对0-5岁的儿童提供白天照护的情况下更能促进女性就业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政策支持,优化隔代照料、父职照料、机构照料的配置结构,针对儿童发展不同阶段的照护需求差异,形成照护资源的均衡分布,从而提高女性就业质量。
2025年04期 No.466 2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梁亮;汪子元;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与传统的按时到岗不同,劳动者现在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和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办公,这种工作方式的变化使得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的边界日益模糊,进而出现“隐形加班”的现象,对现有的法律规范充满挑战。《劳动法》第36条、第41条明确对劳动者每日、每周的工作时长,对用人单位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进行严格限制,(1)旨在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益,防止劳累过度,但是用人单位“隐形加班”会直接损害劳动者的应有权益,劳动者的休息权很难得到充分保证。应当从立法层面明确“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从司法实践层面明确隐形加班情形下的加班费举证责任及酌定方法、从行政监管层面建立信用惩戒机制,进而达到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目的。
2025年04期 No.466 4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5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雷焕贵;向俊杰;刘俊芳;段云青;
在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产品“直播带货”通过虚拟在场与实体空间的交互叙事,重构了传统农业产销模式。本文基于数字劳动理论与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技术赋能的虚拟在场如何塑造消费认同,揭示实体空间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功能转型与权力博弈。研究发现:算法驱动下的“场景化劳动”使农产品流通从物理空间转向数据流动,但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冲突催生了劳动异化与空间失序。论文提出构建“技术-文化-制度”协同框架,为数字劳动时代的农业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4期 No.466 4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9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